首頁
快訊
要聞
股市
新股
信披+
公司
港美股
數據
基金
金融
視聽
評論
專題
產經
創(chuàng)投
科創(chuàng)板
新三板
投教
ESG
滾動
公眾號
電子報
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證券時報
>
專欄
>
孫璐璐
孫璐璐
證券時報記者
20
發(fā)表文章
9.4
W
被關注數
51.5
W
閱讀
推薦
關注
余勝良
證券時報記者
李宇嘉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熊錦秋
資本市場資深研究人士
張銳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經濟學教授
蔣光祥
基金從業(yè)者、財經學人
韓和元
廣州經濟學者
美元強勢無礙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wěn)定
實際上,今年以來,在美元指數走強之際,相比于其他非美貨幣,人民幣表現相對較強。
2024-11-25 06:57
內需現向好變化 逆周期調控將更加給力
一攬子增量政策實施僅月余,能否成為一股持續(xù)轉好,并逐步形成自發(fā)向上正反饋的力量尚需觀察。
2024-11-13 06:50
央行流動性管理工具持續(xù)豐富 市場化屬性進一步凸顯
央行增強流動性調節(jié)能力,并不等同于強化“有形之手”對金融市場流動性的管控。
2024-10-31 06:50
【資本策論】8月央行資產負債表里 國債比重提升
國債收益率水平處于低位,1年期國債收益率與政策利率、同期限市場資金利率出現倒掛,反映出資金涌入債市的交易擁擠。
2024-09-20 06:40
時報觀察|流動性分層變模糊 降準降息料相機抉擇
不論是前期“吃香”的存款,還是現在理財、貨幣基金重拾熱度,資金在不同體系的流動反映出企業(yè)、個人等市場主體對穩(wěn)定收益的追求,哪怕利率不斷走低,只要收益穩(wěn)定,就會受熱捧。
2024-05-11 07:59
提高乘數效應 PSL“活水”穩(wěn)投資
央行于上月重啟3500億元抵押補充貸款(PSL)凈投放,不僅釋放了穩(wěn)投資的政策信號,更是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協(xié)調配合的務實之舉。
2024-01-04 06:16
年底前再降準有空間且有必要
近年來,我國實施過多輪降準,但降準并不等同于量化寬松超發(fā)貨幣,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大水漫灌”。
2023-11-14 06:57
強化流動性風險管理 資金利率波動需重視
10月的最后一天,貨幣市場意外地經歷了一波資金利率突然飆升,引發(fā)市場熱議。
2023-11-02 06:54
流動性環(huán)境宜松不宜緊
DR007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動趨勢,是市場觀察貨幣政策取向變化的重要“窗口”。
2023-10-25 06:59
敏銳覺察市場情緒 有效放大政策“好聲音”
8月以來,盡管逆周期調控政策不斷加碼,但政策效果尚待時間檢驗,所以市場情緒難免出現搖擺,當遇到負面沖擊性因素時,悲觀預期會被放大并引起市場超調。對于這一問題,應當一分為二看待。
2023-09-12 06:49
多一點信心 從容看待人民幣匯率波動
在穿越周期低谷時,樂觀者看到的是未來向上的可能性,悲觀者沉浸于過去和現在的一路下滑。
2023-09-08 06:59
時報觀察丨緩釋人民幣短期貶值壓力 逆周期調控時不我待
昨日,在岸和離岸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均跌破7.3重要關口,引發(fā)市場熱議。
2023-08-18 06:55
時報觀察丨超預期降息:一劑精準有力的“靶向藥”
此次降息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所以意外,是因為此前市場并未預期到降息的頻率會加快,且降息幅度會加大。
2023-08-16 06:58
時報觀察丨讓存量房貸還款人 有更多“獲得感”
此前銀行對于央行首次表態(tài)調整存量房貸利率多持觀望態(tài)度,就是希望有關部門發(fā)文明確,以便“師出有名”,有操作依據。
2023-08-03 06:55
利率政策取向“居中之道” 留有余地做好“中長跑”準備
作為貨幣當局,央行的政策利率又是整個市場利率水平的“錨”,央行政策利率水平及其利率傳導機制對整個經濟活動會產生廣泛影響。
2023-05-17 04:00
存款利率調整旨在穩(wěn)息差抑空轉防風險
盡管從直觀感受看,下調存款利率是動了儲戶的“奶酪”,與防范金融風險看起來相差十萬八千里,但這其中的關聯實際十分緊密。
2023-05-16 04:00
宏觀數據冷熱不足為奇 財政貨幣政策仍需發(fā)力
金融總量數據看起來非?!敖o力”,貨幣信貸政策對經濟修復的托舉作用有目共睹。
2023-04-13 04:00
有序擴大人民幣使用的“朋友圈”
跨境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2023-04-03 04:00
無需過慮資金面從緊
這種擔憂倒大可不必。面對短端利率的走高,周三、周四央行一改公開市場凈回籠,連續(xù)兩天通過逆回購實現流動性大額凈投放。
2023-02-10 04:00
銀行理財拋債背后:產品設計亟須持續(xù)改進
進入12月,銀行理財贖回問題成為影響債券市場的重要因素。這一自11月延續(xù)而來的問題到了12月呈現出新變化,諸如理財拋售二級資本債、永續(xù)債應對贖回壓力,信用債收益率快速上行導致理財凈值繼續(xù)下跌等。
2022-12-16 04:00
- 暫無數據 -
沒有更多了...
關于我們
|
服務條例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網站地圖
備案號:
粵ICP備09109218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80118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粵)字第01703號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90831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55-83514034 郵箱:
bwb@stcn.com
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證券時報網舉報中心
本網站提供之資料或信息,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深圳證券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及各種形式的軟件開發(fā)。
Copyright ? 2008-2024 Shenzhen Securities Tim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